欢迎访问 十渡旅游网www.shidu.com.cn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为您提供全面的十渡旅游攻略十渡农家院十渡一日游十渡二日游

燕山山人:2013年4月20日平峪——洼卧山——议和村探路

编辑整理:十渡旅游网旅游热线:010-61346396更新时间:2013/4/27热度:

2013年4月20日,冲浪手一行六人平峪——洼卧山——议和村成功穿越,用时八小时,总行程16公里,累计爬升1050米。

六人为依然宁静、六道木、旅长、兰风、春天的燕子、燕山山人。

领队,六道木。

这本是前年的活动,由于前年冬天日短,本来想走此线,因为全程探路,唯恐耽误时间,把自己搁在大山中,因为08年就有23人想走通此线,结果遇断崖受阻,探路耽误时间,天黑未能下山,最后被救援。其中兰风就是其中一员,对那天的情景记忆犹深,心有余悸。而宁静就是那天的救援队成员,也对那里的大山深有感触。于是山人提出缩短路线,走洼卧山环越,得到大家支持。最后完成议和村——天山村——洼卧山——义子泉——议和村穿越。也为本次探路奠定基础。

在行前,山人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资料,在卫星图上做出路线,并与户外高手老象探讨。去平峪的队伍不少,真正完成穿越的不多,这在平峪村采访村民得到证实。资料也很寥寥,唯有“水墨天然”的游记比较详细,让山人看后很谨慎。

很多人对我们热衷大山探路疑惑不解,自找苦吃有什么意思呢。告诉大家,苏轼的一首诗可以解答。

“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舟中行客去纷纷,古今换易如秋草。空山楼观何峥嵘,真人王远、阴长生。飞符御气朝百灵,悟道不复诵黄庭。龙车虎驾来下迎,去如旋风抟紫清。真人厌世不回顾, 世间生死如朝暮。学仙度世岂无人,餐霞绝粒常辛苦。安得独从逍遥君, 泠然乘风驾浮云。超世无有我独存。”

苦中求乐,快乐似仙。餐霞饮露,泠然乘风,翩驾浮云,超世独存。在大山中忘记一切烦恼忧愁,唯有快乐相伴。户外登山者,快乐健康,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包容忍让。这是一种极为健康的锻炼方式也是一种修身行为。我们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经常参加环保行动。我们爱护同胞,扶危济困。我们奉献爱心,多次参与救援。

考虑到探路会有许多未知因素,于是我们决定自驾出行,把车停在平峪,穿越成功后,从议和村打车回平峪,看路程也就40元,结果花了80元。因为下山早,还有公交车,但既然已经和人家出租司机打招呼了,还是遵守约定。

7点多一点就到了三度,转过山湾,豁然开朗,大家惊喜地望见远处山峦一片雪白,白云?桃花?,山人说那时雪,众人心里一惊。因为19日下午和晚上平原地区普降下雨。山人打电话询问十渡的朋友,得知十渡地区也下了小雨,气温很低,估计山上有雪。

百里画廊全然没有721那时巨龙腾舞跳掷翻滚咆哮叱咤的威风,而是涓涓细流温顺委婉悄然无声,活脱脱一个羞涩的农家女子。阳刚汉子变成小家碧玉,总让人怜惜。河水如带,飘动在青山峻岭之间,摆动在水光波影之中,水随山转,宽阔时如明镜,映射着蓝天白云崇山峻岭。丝带与岸旁的杨柳同舞,便有了生命的涌动,鲜活的灵魂。丝带与河畔的层峦叠翠,便演绎了青春的幻梦,追逐昔日的阳光。丝带萦绕峭壁巉岩,催生了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老帽山六壮士丝毫不逊狼牙山五壮士,孤山寨三烈士与孤山巍峨屹立。丝带之美,不仅在于山清水秀的自然,而在于历史的沧桑,文化的厚重,民风的纯朴。十渡地区曾经有一位老红军战士,山人有幸与其孙女熟识,想通过她接近老人,采访长征和抗日的事迹,但被老人婉拒,老人不愿讲述辉煌的经历,因为辉煌往往与伤心相连,自己的许多好弟兄都已经长眠地下。念起往事,总觉得愧对牺牲的战友,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至今仍不富裕。最后老人带着遗憾去见自己的战友了。这给我深深的触动。拒马河的丝带是平西根据地的鲜活的弦索,岁月的柔指轻轻一弹,便是一首动人心弦的乐歌。

7点50分,泊车平峪。询问老乡得知,一般的登山者都是原路回来,很少能走通的,这让我们更加谨慎。

询问老乡

过了涵洞

前方云雾笼罩

穿过铁路的涵洞,顺着南北向的一条水泥路北行。进沟后,看到山脚桃花已经凋零,地面上有很多也才冒出来,车前子、苦菜花、刺菜,还有许多山人叫不出名。早晨有雾,远山披着薄纱,朦胧梦幻,像仙境似的。

梯田小路

第一个壶

壶上的一波碧水杳无踪迹,变成沙市场

走2里许,舍大道走山谷梯田小路,很惬意。再上行,就遇到平峪谷中第一个“壶”,就是谷中大水冲刷的断崖,在十渡地区每一条沟谷中都有若干大小不一的壶。壶口被巨石垒砌,壶上形成水库,可惜已被淤埋,成了砂石场。沿着巨石很容易就爬上来。大家对巨石感兴趣,探究如何移动垒砌在这里。肯定没有起重机,因为无法运输。山人戏谑,可能是米——20的功劳,大家一笑而止。但不得不佩服山区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勤劳才干。大石块重达数吨,真不好搬动,肯定是撬杠移的,算了,不费那个脑力了。有时间问问村民吧,也留给各位读者。

第二个壶,远望

左侧有石崖小路绕过去

上面俯拍,攀岩也上不来

石崖上的花朵

洁白的小花

继续前行,遇到第二个“壶”,高约近十米,陡峭光滑,不可攀爬。需要从西侧崖壁上沿着碎石垒砌的悬崖小道上来,但安全。崖壁上长着小白花和小粉花,非常漂亮。看到这个壶,山人想东湖港肯定有不少这样的断崖,才使众多驴友望而却步,悻悻而归。



绕过第二个壶不久,就遇第三个壶不期而遇。这个壶更高更险,但东侧的裂缝可以利用。兰风想尝试攀岩上去,被山人阻止。山人找到了西侧绕行路。这一侧上升较多,沿着沟谷平行的山腰路向西北走,然后再切入谷中。这一绕有时几里开外。



沿着谷中乱石跳跃而行,演绎着峡谷芭蕾舞。9点36分到了一处乱石堆,大家休息喝水,集体脱衣轻装。其实有的队员早就脱去速干衣和秋裤,只传着薄薄的单衣,尽管如此,还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大家休息,山人早就在地图上标示了这个位置。因为西侧有一个上山梁的口,上到山梁,下面就是东湖港的沟谷,顺沟南行可以从东湖港景区出来。山人在路口拴好标志,有时间再来探路。因为从这里再往前行,坡陡林密,可能很多人就到此止步了。路况不熟,怕把自己误在大山里。

过了乱石堆就一头扎入密林小径,实际没有现成的路,都是在树丛里躲闪钻行,上升的坡度也越来越大。其中还要进过一处类似猫耳山人字瀑的地方,有百米长的石块散落成一道石流。山人登过人字瀑,急忙躲开,在西侧崖壁下拽树抓藤攀登。虽然坡陡但安全,其他五位成一路纵队走石流,结果上面的人登落的石头滚下来,“哗啦啦,轰隆隆”把真个石流带动,顺着陡峭的山坡急泻,众人赶紧跳开,躲到没有石块的地方。好险,即使如此,旅长的小腿还被石块擦伤,幸无大碍。







过了石流,继续上行,迎面而来的是厚厚的落叶,足有十几公分,匍匐在陡坡上。踩上去很滑,经常是上一步退半步。但身旁有粗大的树干可攀拽。山人知道,离942米的垭口不远了。

前山

后山远望

后山山腰路









11点20分,终于登山垭口。垭口后面全是雪,没脚踝。远望北面,百花山、白草畔白雪皑皑,小五台银妆素裹,近处的山峦玉龙腾舞。垭口的一树桃花正艳,4月20日能赏到春雪难能可贵。

垭口向上是山脊路,还要爬升。为了节省体力,我们选择了山背后的山腰路,虽然积雪很多,但树林浓密,树干可供攀妇。即便如此,除了六道木和山人,其他四人都摔了不止三次。爽朗的笑声升腾在林海雪原中,久违了,童年的痴狂。

12点半,大家登山山脊,选择一宽敞的空地午餐。山人先上来,察看地形,向树林边上走去。不远处有一个放羊的老乡,急忙喊住山人,再往前走是石崖(nie,二声),就是断崖。并询问山人从哪来的,上哪去,对山人表示不解,关切地说,没有向导千万不能乱闯。这里的大山时常困住登山的。山人向他询问东湖港的下山口,他也不知晓。是真不知道还是为我们安全考虑故意推托就不得而知了。







就是这些石板路上的石头,有很多有美丽的花纹

这里坡度较缓能不能下去到东湖港呢

到了这里,距离洼卧山很近了,转过一个山弯就到。洼卧山的后面积雪很多,绕行过去,雪化的地方很泥泞。绕过一个大弯就到了义子泉,大家对义子泉的石板小路情有独钟。因为石板很特殊,有许多松针图案,有的说是化石,山人说,那就是世界上最贵的石板路了。于是躺在上面休息,等候后面的队员。暖暖的,像老乡家的火炕。

随后,顺着石板小路很顺畅地就到了议和村,时间是下午四点。

大家坐在村公路旁的木栏上,一面等候出租司机,一面谈着今天的探路感受还有以后探路东湖港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