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十渡旅游网www.shidu.com.cn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为您提供全面的十渡旅游攻略十渡农家院十渡一日游十渡二日游

十渡镇五合村20多位村民组成筑路队

编辑整理:十渡旅游网旅游热线:010-61346396更新时间:2012/8/27热度:

房山十渡镇政府东北15里的山沟中,一大早就传出阵阵挖掘机轰鸣。那是仙人谷下的五合村村民正在筑路。洪灾过后,小村不等不靠,迅速组成一支农民筑路队,一个月来,他们起早贪黑,忙碌在水毁的村间小路上。

仅有94户人家的五合村,曾经守着好山好水搞旅游。往日这时节里,游客纷至沓来,村民家家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是灾后,1000多米的环村小路,被洪水啃得支离破碎,50多户村民家门口变成了大泥潭。

怎么办?洪水刚一退,村支书刘殿稳赶紧召集大伙儿合计,大家一致决定:租上两辆挖掘机和铲车、组建一支26人的筑路队,自力更生。“政府修大路,咱村民义务修小路。”刘殿稳说。

早上7点,筑路队员照旧准时“上班”。村东,铲车轰隆作响,铲起一斗大青石撂在冲毁的路基旁。村民们打算重筑路基,保证新路更结实。

“哥儿几个招呼吧。”说罢,刘殿稳领着村委蔡城全、隗有征,一猫腰跳进一米来深的路基底部。

村民隗有宽、隗永水见状,喊着号子抬起刚搅拌好的混凝土,快步走到作业点。五六十斤一块的大青石,每两人合抱一块,抬起来稳稳放在路基底部。这边搬运工刚把石块放好,那边泥瓦工早已铲起沙石料、水泥,等着填充、加固。双方配合得天衣无缝。

70高龄的隗永义,也加入到筑路队中。虽然已经抱不动大石、铲不起泥沙,但老人多年的瓦匠功底,派上了大用场。他用铅坠吊起一根细线,眯上一只眼睛,对着线瞄个不停。这是在时时监测路基筑得是否跑偏。“老法子虽然土了点,但是管用,好使。”即便跟记者搭话,隗永义的眼睛也一刻不离那根笔直的线。

“您朝东边村口瞧。”刘殿稳抹一把汗,回身一指,语带自豪。整整齐齐的路基坡面,正是从那里蜿蜒而来。“我们都修完一半儿了,再过一个月就能全完活了。”刘殿稳说着,朝手心吐口唾沫,挥起镐头又干起来。

午间,大伙儿就在工地吃饭、休息。村民刘杨、师有山,提着暖壶一路给大汗淋漓的乡亲们添满茶。“河沟子里的淤泥,冲了路,堆起一米多高,堵着我家门。要是没有大伙儿修,我现在连门都出不去。”刘杨话语里透着感动。

喝上一口酽酽的农家茶,用沾满泥点的毛巾擦一把脸。村民们又开工了,大伙儿一边干着活,一边有说有笑,似乎已把灾忘在了脑后。

“告诉大伙儿一个好信儿。”听大伙聊得热闹,刘殿稳忍不住放下镐头,神神秘秘地说,“咱村申请的仙人谷旅游项目,马上就能批了。等咱这路修好了,政府就派专人给咱策划。”

“那敢情好!”刘殿稳话音未落,大伙儿脸上早挂上了笑,劲头儿也似乎添了几分。一时间,手起镐落,只听得铁石相碰,一片铮铮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