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十渡村的十渡中学后边,有一座大山,它不仅高大,而且奇特。由于整个山峰的形状,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巨大蝙蝠。所以,当地人给它起名叫蝙蝠山。
清晨,一切都是静静的。只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虫,在或近或远的草丛里,山坳中鸣叫。那只蝙蝠还在沉睡,任凭薄雾从它的头上,两翅之间轻轻的掠过。太阳光在它背后渐渐地白亮起来。当太阳从它的身后露出头来时,人们已不能对它正眼而视了。强烈的光,刺得人睁不开眼。
天气晴朗时,云是那样的白,天空湛蓝湛蓝的,四周静极了。没有汽车的轰鸣声,没有人群的喧闹声,更没有工厂机器的转动声。偶尔,从半山腰的隧道中奔出一列火车,一声长鸣之后,又呼啸着向深山中驶去。随列车在群山中的消逝,大地又重新恢复了沉静。
在阴雨的天气里,蝙蝠山阴阳分明,明暗相间。阴暗处,长着绿色的植物。岩壁又湿又暗,浸透着水珠。明亮处,是光滑的石壁,不毛之地。岩壁呈橙黄色,向老人瘦骨嶙峋的脊背。云雾在微风吹拂下,一会遮住了山头,一会有缠绕在山腰,像一条美丽的白玉带。
山里的雨,说来就来,雨前很少有很大的风。云雾再大也很少有电闪雷鸣。雨总是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它从来不叫人心烦。相反的是,它总是给人带来丝丝的清新和凉爽。小雨过后,山是湿淋淋的,土地是湿淋淋的,草丛是湿淋淋的,树木是湿淋淋的。雨水把小草和各种树的叶子冲洗的亮晶晶的。蝙蝠山在雾雨中,也显得格外鲜活,透着湿润,给人一种清爽袭人的感觉。
晴日的午后,太阳偏西,阳光直射到蝙蝠山上。蝙蝠山在烈日的照射下,气温很高。本来就很矮小的植物,在岩石的蒸烤下,渐渐地褪去了青绿的色彩,慢慢变成了灰色。远远看去,像是蝙蝠灰色的绒毛。一只巨大的蝙蝠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惟妙惟肖。
夜深了,月亮悬挂在空中,把淡淡的柔光洒给大地和万物。这时的蝙蝠山暗暗的,已分不清哪儿是绿色的植物,哪儿是光洁的石壁。只有整个山峦的轮廓依稀可见。像是谁用一只巨大的碳笔,粗粗地勾勒出它清晰的线条。
我在这蝙蝠山下,只暂住了几天。但是,当我每每欣赏这大自然的杰作时,都有一种不可名状之情,油然而生。我被这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深地折服了。
写于1995年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