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涞水县的野三坡景区,是北京周边的著名景点。每到周末,这里都聚集着大量游客。在几天前的那场特大暴雨中,野三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一万多名游客被困其中。被困几天,怎样解决饮水和食品供应?人员众多,如何做到安全有序撤离?今天,焦点访谈记者带您直击野三坡大救援。
暴雨导致灾情
7月21日,暴雨引发的山洪使野三坡百里峡景区的交通、通讯、电力全部中断,由于正赶上周末,上万名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游客被困在了景区。
任照刚一家人自驾游从内蒙古来野三坡玩,就在刚刚抵达的当晚,山洪爆发了,说起当时的情景,全家人都心有余悸。
不仅游客被吓到了,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的河北省涞水县三坡镇下庄村村支部书记陈丙军也被吓到了。当时雨越下越大,山上开始落下石头,砸到游客的车,他们开始意识到危险。陈丙军迅速通知所有游客和村民转移,但是很多人不相信会有大洪水,劝导工作颇费周折。
政府救援与群众自救
灾情发生后,河北省减灾委、省民政厅于7月22日19时启动三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成立了救灾工作指挥部,组成了5个工作组,奔赴保定、廊坊、承德等重灾市县核查灾情,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由于道路桥梁被毁,很多房屋被冲,停水断电,村民和游客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当地政府紧急请求部队增援,驻保定某集团军派出直升飞机8架次,向灾区空运救援物资16吨。刚刚参加完演习的北京军区某集团军陆航团也紧急从驻训地抽调回飞行员和机组人员,派出了两架大型运输直升机参与救援。从7月22日到24日,两架直升机已累计飞行26架次,为受灾群众运送水、食物、药品、棉衣等救援物质36吨。
在政府开展救援的同时,当地群众也在进行生产自救。在野三坡景区经营了16年餐馆的楚文婷,从7月22日开始免费为大家供应食物,目前为止已经接待700多人次。村民马春城在景区经营一个漂流项目,洪水让他损失惨重,经营设施几乎全部被毁,但他把剩余的皮划艇都捐出来用于救人。
游客数量庞大,必须尽快从景区转移出来,在电力、通讯、景区主桥梁中断的情况下,保定、张家口协调联动,从张家口涿鹿县进入野三坡地区,实施紧急救援。
7月22日下午2点,张家口地区共出动武警、公安、消防、交通、民政、通讯等有关部门和单位400人、大量抢险救灾物资赶赴灾区。下午4点,到达中心区域野三坡百里峡景区苟各庄村。
到达现场后,救援队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对被毁桥基的回填抢通工作,由于土方量过大,一时无法完全修复,晚上8点多,救援人员用竹排搭建起一个临时通道,组织第一批群众转移。电力部门的发电车临时架起路灯,救援人员在桥头两侧接应,被困游客依次通过简易竹桥。
为了让被撤离的游客安全回家,北京铁路局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行了百里峡至北京西站的临时旅客列车,免费疏散景区滞留游客。截至23日晚,开行临客6对,疏导游客12000余人。野三坡景区滞留的游客全部疏散完毕。
7月24日下午,保定市公安局接到求救电话,称上庄村一座已经形成孤岛的农家乐中还困着一名老人,当地公安部门迅速组织十几名特警对围困老人进行搜救。经过努力,终于把老人救到了安全地带。
涞水县县委书记王义民告诉记者,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当地群众已经全部转移完毕,保证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目前通讯和道路正在进一步抢修。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天,华北又要迎来新一轮降雨过程。其中,京津及河北局部地区有暴雨。这将给目前的抢险救灾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我们要认真准备,积极应对,做足预案,防范降雨诱发的次生灾害,给公众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7月21日,涞水县全境突降暴雨,其中野三坡景区为210毫米,拒马河形成两次较大洪峰,水流量最高达每秒2510立方米,为1963年以来最大洪峰。洪水导致野三坡景区12000余名游客受困。
两米深的大坑,直径七米多,丁宝库围着转了半天。
他面无表情,看到坑里的泥水泡着些什么,直接跳了进去,捞出几件皱巴巴的东西,甩开一看,是衬衣和裤子。
大坑的位置,曾是丁宝库的全部家当,一个大超市,卖些水、饮料、零食和旅游用品,超市后面是一个大四合院,能满足30名游客的食宿。
三天前,7月22日凌晨零时许,拒马河迅猛的洪水有如猛兽般,冲到河北涞水县三坡镇苟各庄村村民丁宝库的四合院前,席卷一切。只剩下这一件衬衣和裤子。
洪水来袭
22日,凌晨突然暴发的拒马河洪水冲到百里峡景区旁的苟各庄,为了安全,上千名游客在野三坡火车站的铁轨上坐了一夜。
苟各庄,位于拒马河北侧,紧邻三坡镇最著名的风景区,百里峡。
村庄南侧,便是丁宝库的四合院,中间由一条漫水桥连接。四合院西侧,是七八排密集的平房,往南,又是一座山。
7月21日,丁宝库的儿媳妇刘建辉,像往常一样,给游客做饭,指导游客哪里的漂流好玩。当天,20多名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游客,居住在丁宝库的农家院里。
早上8时,天开始下起雨,雨势迅猛。一个小时后,苟各庄村停了电。这让刘建辉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平常不怎么停电,以为很快就会来电。”
电一天都没有来,雨也一直未停。晚上10时,刘建辉便早早地上床睡觉。四合院离拒马河不足百米远,她清晰地听到,多年来一直保持三四十公分深的拒马河,发出嗡嗡的水声。
此时,三坡镇下庄村村民穆英民正点着蜡烛,跟几个朋友打牌。他听着窗外淅沥的雨声,开玩笑地说了句,“看吧,这雨准小不了,河水得涨。”
这不幸一语成谶。22日凌晨零时许,丁宝库听到院子外面声音很吵,开门一看,院子里的水已经齐腰高,大喊“发大水了,快跑”。
刘建辉首先惊醒,叫起来丈夫丁玉龙,便和惊醒的游客一起向南侧的山上跑去,其中还有一名孕妇。
刚跑出院子,丁玉龙发现一对夫妇没有起床,旋即又返回四合院,叫起两人。站在高处的刘建辉看到,丈夫站在漫过胸膛的水中,跟在这对夫妇的后面走着,院前停放的三辆汽车,也开始浮起来。
三人上岸后,和其他地方的上百名游客,一起奔向南侧山区。五分钟后,刘建辉听到一声巨响,慌乱中,她回头看到,她的四合院和超市轰然倒塌,在水中掀起一团漩涡。
此时,正在打牌的下庄村村民穆英民,接到了邻村苟各庄村亲戚打来的电话,说拒马河快要淹到了家里的二楼。
穆英民出门一看,庄子大街上满是奔跑的游客。村委会已经下达指令,要求村民及游客,火速撤往火车站避难,并互相告知。
穆英民叫起在家中住宿的十几个游客,让他们去火车站,一名游客并不情愿,“他说,下个雨至于要跑么,我就喊他,不跑就没命了。”
当晚,穆英民和家人,夹杂在上千名游客中,坐在铁轨上。
坐了几个小时,天终于亮了,刘建辉走下山,惊恐地发现,一座四层楼高的宾馆,被冲去了一半,再往前,超市、四合院,以及西侧密集的平房,荡然无存,留下一个2米深的大坑。
拒马河洪水的威力终于在白日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半米深的淤泥,树上和河里面目全非的汽车,垮塌的桥梁公路,以及断水断电,手机没有信号。
在松口村附近,一处高速公路的工地上,此前沿河堤驻扎的板房已无迹可寻,几辆面目全非的铲车、挖掘机深陷泥中。松口村村民记得,当时有8名工人驻扎于此,但洪水过后有5名工人再也没人见过。
这时,所有的人意识到,灾难来了。
7月21日,涞水县全境突降暴雨,其中野三坡景区为210毫米,拒马河形成两次较大洪峰,水流量最高达每秒2510立方米,为1963年以来最大洪峰。洪水导致野三坡景区12000余名游客受困。
两米深的大坑,直径七米多,丁宝库围着转了半天。
他面无表情,看到坑里的泥水泡着些什么,直接跳了进去,捞出几件皱巴巴的东西,甩开一看,是衬衣和裤子。
大坑的位置,曾是丁宝库的全部家当,一个大超市,卖些水、饮料、零食和旅游用品,超市后面是一个大四合院,能满足30名游客的食宿。
三天前,7月22日凌晨零时许,拒马河迅猛的洪水有如猛兽般,冲到河北涞水县三坡镇苟各庄村村民丁宝库的四合院前,席卷一切。只剩下这一件衬衣和裤子。
洪水来袭
22日,凌晨突然暴发的拒马河洪水冲到百里峡景区旁的苟各庄,为了安全,上千名游客在野三坡火车站的铁轨上坐了一夜。
苟各庄,位于拒马河北侧,紧邻三坡镇最著名的风景区,百里峡。
村庄南侧,便是丁宝库的四合院,中间由一条漫水桥连接。四合院西侧,是七八排密集的平房,往南,又是一座山。
7月21日,丁宝库的儿媳妇刘建辉,像往常一样,给游客做饭,指导游客哪里的漂流好玩。当天,20多名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游客,居住在丁宝库的农家院里。
早上8时,天开始下起雨,雨势迅猛。一个小时后,苟各庄村停了电。这让刘建辉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平常不怎么停电,以为很快就会来电。”
电一天都没有来,雨也一直未停。晚上10时,刘建辉便早早地上床睡觉。四合院离拒马河不足百米远,她清晰地听到,多年来一直保持三四十公分深的拒马河,发出嗡嗡的水声。
此时,三坡镇下庄村村民穆英民正点着蜡烛,跟几个朋友打牌。他听着窗外淅沥的雨声,开玩笑地说了句,“看吧,这雨准小不了,河水得涨。”
这不幸一语成谶。22日凌晨零时许,丁宝库听到院子外面声音很吵,开门一看,院子里的水已经齐腰高,大喊“发大水了,快跑”。
刘建辉首先惊醒,叫起来丈夫丁玉龙,便和惊醒的游客一起向南侧的山上跑去,其中还有一名孕妇。
刚跑出院子,丁玉龙发现一对夫妇没有起床,旋即又返回四合院,叫起两人。站在高处的刘建辉看到,丈夫站在漫过胸膛的水中,跟在这对夫妇的后面走着,院前停放的三辆汽车,也开始浮起来。
三人上岸后,和其他地方的上百名游客,一起奔向南侧山区。五分钟后,刘建辉听到一声巨响,慌乱中,她回头看到,她的四合院和超市轰然倒塌,在水中掀起一团漩涡。
此时,正在打牌的下庄村村民穆英民,接到了邻村苟各庄村亲戚打来的电话,说拒马河快要淹到了家里的二楼。
穆英民出门一看,庄子大街上满是奔跑的游客。村委会已经下达指令,要求村民及游客,火速撤往火车站避难,并互相告知。
穆英民叫起在家中住宿的十几个游客,让他们去火车站,一名游客并不情愿,“他说,下个雨至于要跑么,我就喊他,不跑就没命了。”
当晚,穆英民和家人,夹杂在上千名游客中,坐在铁轨上。
坐了几个小时,天终于亮了,刘建辉走下山,惊恐地发现,一座四层楼高的宾馆,被冲去了一半,再往前,超市、四合院,以及西侧密集的平房,荡然无存,留下一个2米深的大坑。
拒马河洪水的威力终于在白日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半米深的淤泥,树上和河里面目全非的汽车,垮塌的桥梁公路,以及断水断电,手机没有信号。
在松口村附近,一处高速公路的工地上,此前沿河堤驻扎的板房已无迹可寻,几辆面目全非的铲车、挖掘机深陷泥中。松口村村民记得,当时有8名工人驻扎于此,但洪水过后有5名工人再也没人见过。
这时,所有的人意识到,灾难来了。
7月21日,涞水县全境突降暴雨,其中野三坡景区为210毫米,拒马河形成两次较大洪峰,水流量最高达每秒2510立方米,为1963年以来最大洪峰。洪水导致野三坡景区12000余名游客受困。
两米深的大坑,直径七米多,丁宝库围着转了半天。
他面无表情,看到坑里的泥水泡着些什么,直接跳了进去,捞出几件皱巴巴的东西,甩开一看,是衬衣和裤子。
大坑的位置,曾是丁宝库的全部家当,一个大超市,卖些水、饮料、零食和旅游用品,超市后面是一个大四合院,能满足30名游客的食宿。
三天前,7月22日凌晨零时许,拒马河迅猛的洪水有如猛兽般,冲到河北涞水县三坡镇苟各庄村村民丁宝库的四合院前,席卷一切。只剩下这一件衬衣和裤子。
洪水来袭
22日,凌晨突然暴发的拒马河洪水冲到百里峡景区旁的苟各庄,为了安全,上千名游客在野三坡火车站的铁轨上坐了一夜。
苟各庄,位于拒马河北侧,紧邻三坡镇最著名的风景区,百里峡。
村庄南侧,便是丁宝库的四合院,中间由一条漫水桥连接。四合院西侧,是七八排密集的平房,往南,又是一座山。
7月21日,丁宝库的儿媳妇刘建辉,像往常一样,给游客做饭,指导游客哪里的漂流好玩。当天,20多名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游客,居住在丁宝库的农家院里。
早上8时,天开始下起雨,雨势迅猛。一个小时后,苟各庄村停了电。这让刘建辉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平常不怎么停电,以为很快就会来电。”
电一天都没有来,雨也一直未停。晚上10时,刘建辉便早早地上床睡觉。四合院离拒马河不足百米远,她清晰地听到,多年来一直保持三四十公分深的拒马河,发出嗡嗡的水声。
此时,三坡镇下庄村村民穆英民正点着蜡烛,跟几个朋友打牌。他听着窗外淅沥的雨声,开玩笑地说了句,“看吧,这雨准小不了,河水得涨。”
这不幸一语成谶。22日凌晨零时许,丁宝库听到院子外面声音很吵,开门一看,院子里的水已经齐腰高,大喊“发大水了,快跑”。
刘建辉首先惊醒,叫起来丈夫丁玉龙,便和惊醒的游客一起向南侧的山上跑去,其中还有一名孕妇。
刚跑出院子,丁玉龙发现一对夫妇没有起床,旋即又返回四合院,叫起两人。站在高处的刘建辉看到,丈夫站在漫过胸膛的水中,跟在这对夫妇的后面走着,院前停放的三辆汽车,也开始浮起来。
三人上岸后,和其他地方的上百名游客,一起奔向南侧山区。五分钟后,刘建辉听到一声巨响,慌乱中,她回头看到,她的四合院和超市轰然倒塌,在水中掀起一团漩涡。
此时,正在打牌的下庄村村民穆英民,接到了邻村苟各庄村亲戚打来的电话,说拒马河快要淹到了家里的二楼。
穆英民出门一看,庄子大街上满是奔跑的游客。村委会已经下达指令,要求村民及游客,火速撤往火车站避难,并互相告知。
穆英民叫起在家中住宿的十几个游客,让他们去火车站,一名游客并不情愿,“他说,下个雨至于要跑么,我就喊他,不跑就没命了。”
当晚,穆英民和家人,夹杂在上千名游客中,坐在铁轨上。
坐了几个小时,天终于亮了,刘建辉走下山,惊恐地发现,一座四层楼高的宾馆,被冲去了一半,再往前,超市、四合院,以及西侧密集的平房,荡然无存,留下一个2米深的大坑。
拒马河洪水的威力终于在白日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半米深的淤泥,树上和河里面目全非的汽车,垮塌的桥梁公路,以及断水断电,手机没有信号。
在松口村附近,一处高速公路的工地上,此前沿河堤驻扎的板房已无迹可寻,几辆面目全非的铲车、挖掘机深陷泥中。松口村村民记得,当时有8名工人驻扎于此,但洪水过后有5名工人再也没人见过。
这时,所有的人意识到,灾难来了。
孤岛求救
大雨导致三坡镇断水断电、通讯信号几乎全部消失,村民徒步三十多公里走到北京房山十渡镇,向河北涞水县供电局求救。
22日凌晨,雨中坐在野三坡火车站的,还有三坡镇党委书记曹纯章。前一日,他接到了省、市的雨情通知,但未曾料想会如此大。
凌晨1点多,几个爱发微博的游客发现,通讯信号几乎全部消失,只有电信手机有微弱信号,但也难以拨打电话。
三坡镇以及百里峡景区,全部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成为孤岛。
而三坡镇副镇长李泽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电信手机竟然有信号,并能拨通电话。当即,他向涞水县报告了三坡镇灾情。事后,党委书记曹纯章认为,正是这唯一一部能够打电话的手机,使得三坡镇的灾情信息能迅速地传递出去。
22日白天,三坡镇开始对游客数量进行登记,安排住进农家乐。曹纯章介绍,仅在三坡镇上,就滞留了约三千多名游客。
李泽的手机成为唯一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天亮时,他赶紧为这部手机充上500元话费。下午3时许,在三坡镇都衙村,李泽的手机插在车上充电,上百名游客排队,用这部手机,向家人通报平安。
家住北京蒲黄榆的张萍就站在人群中,希望能够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上周五,张萍和男朋友驾车来野三坡度假,21日的降雨让两人觉得有些扫兴,决定沿拒马河驾车回北京。
周六下午3时,整个三坡镇的汽车排起长龙,张萍的车堵在都衙村附近。她看到有直升机从头顶飞过,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车队尽头,排在第三辆的是廊坊人刘乐凯一家三口的车,前面的道路已经积水近一米深,他停在远处,不敢前进。一些碎石块开始沿山坡滚落,叮叮当当地砸在第一辆车上。其时,三坡镇的交警和自发村民,已经开始劝导游客,返回三坡镇。
和张萍有类似经历的还有北京游客赵先生,他周六刚抵达三坡镇就遇到下雨,到15时,镇子上的水有半米深。他便开车往北京开,但因为马路上的水太深,被迫折返,回到三坡镇。
与张萍他们相比,马超海和他150多名同事们,显得更加无助。
马超海在北京一家医院工作,21日,单位组织到百里峡“二日游”。当日,马超海坐在大巴车上,望着窗外的大雨和上涨的拒马河,颇为沮丧。
中午,大巴车抵达都衙村时,发现了三坡镇上拥堵的回京车队。由于人数众多,21日晚上,在把一个农家乐的食物全部吃光后,150人在车上度过一夜。
由于物资匮乏,22日,23日,一车人开始在附近挖野菜,然后到农家乐炒着吃。事后,马超海回忆,那是他吃得最狼吞虎咽的一次。
就在游客们焦急地盼望回京时,下庄村村民刘勇刚踏上了去北京的路程。不知道副镇长手机可以打电话的他,和镇供电所所长,带着手机,沿铁路徒步向北京方向走去,试图寻找一些通讯信号。22日6时许,两人走了三十多公里后,到达北京房山十渡镇,打电话向河北涞水县供电局求救,要求恢复供电。
疏散游客
军方直升机运来首批救援物资,使得三坡镇与外界恢复联系,铁路方面加开临时客车,将万余名被困游客运回北京。
等待了一上午,22日15时许,前来救援的三架直升机出现在三坡镇上空。这是来自军队的直升机,给三坡镇送来首批救援物资,其中包括四部海事卫星电话。
苟各庄的刘建辉也看到了直升机。其中一架,降落在百里峡管委会的停车场上,将困在自己家的孕妇游客接走。
在三坡镇聚集的游客越来越多,镇上所有的宾馆酒店和农家乐全部住满,一些餐厅饭店也开始接受游客居住。
在救援指挥中心对面,是一家叫做“北京人”的餐厅。当日,一些找不到住处的游客也涌向这里,蔡老板将自己的八间房收拾干净后,接纳了17名游客。
在都衙村,晚上九点,张萍、刘乐凯一家,相继住进一处农家乐。
三坡镇党委书记曹纯章介绍说,当时只镇上就接收了三四千名被困游客,再加上沿村和景区,共有一万两千多名游客,“断水断电,运不进物资,吃都维持不了几天。当务之急,就是把游客安全顺利的转移出去。”
三坡镇通往外界的通道,主要是北京十渡方向过来的沿河路,以及108、109国道。22日,洪灾使得三处道路全部垮塌,三坡镇与外界的交通也隔断。
“我们立即向县里反映,请求铁路运输援助。”曹纯章介绍说,京原铁路成为通往北京的最便捷通道。22日晚上,北京铁路局决定加开三趟临时客车,将8000余名游客转移到北京,随着国道的修复,一部分游客也开着自驾车离开了三坡镇。
23日20时,三坡镇救援指挥中心广场前,一台信号车发出嗡嗡的响声,张萍坐在地上,一刻不停地甩动手机,仍然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她于22日得知可以坐次日的临客回北京后,便将车寄存在都衙村,等待回家。
21时许,伴随着汽笛声,一辆火车缓缓驶入野三坡火车站。站在站台上的1600多名游客发出欢呼声,沉默的张萍也跳跃起来。
21时30分,火车出发,最后一批受困游客,终于踏上回家路。
23日零时许,最后一批困在野三坡的游客顺利抵达北京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