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河北人民!”7月23日21时30分,搭载着1600多名游客,由百里峡发往北京西的专列缓缓开动。至此,因洪灾滞留野三坡景区的1万多名游客全部安全返程。临别之际,来自北京房山区的游客张峰云代表全车人道出了他们的感激之情。
7月21日,我省保定等地突遭特大暴雨袭击,涞水、涞源、易县等11县遭受洪涝灾害,闻名国内的野三坡百里峡景区交通、通讯、电力全部中断,上万名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的游客被困景区。为使景区游客迅速安全撤离,当地干部群众、驻军、消防官兵迅速开赴受灾地区,积极援救被困游客和当地群众。
“绝不放弃一名游客。”这是我省所有参与救援人员的共同心声。
当地干部迅速行动,安抚游客情绪
7月21日,星期六。位于野三坡大街158号韦公泉家的小院里刚刚住进了20多位游客,9间客房全部住满。暑期对于这个在旅游景区经营农家小院的农民来说,正是赚钱的好时候。
一场暴雨打乱了韦公泉的赚钱计划。从7月21日上午开始,野三坡景区遭遇强降雨。7月22日凌晨2时许,突然有人大喊起来,“发洪水了!发洪水了!”韦公泉赶紧从自家院里跑了出来。
“洪水就在我家门前哗哗地流着,比我们地势低洼的农家院已经进水,远处靠近拒马河的房子被冲毁了不少。”韦公泉回忆,他赶紧招呼住在家里的游客起床,往地势较高的地方转移。
韦公泉说,自己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家门前一向“温顺”的拒马河,会在短短的时间内产生如此巨大的破坏力:肆虐的洪水冲过河道,裹挟着泥沙汹涌而过,卷走了靠近岸边的商店、农家院、汽车等。由于暴雨、泥石流的影响,整个野三坡自7月22日凌晨开始,在40多个小时内一直处于断水、断电、断通讯的“孤岛”状态。
韦公泉并不知道,此时与他一起处于这个“孤岛”中的还有身为涞水县防汛前线总指挥的县委书记王义民和万余名游客。
7月23日,笔者辗转近十个小时,从北京方向进入涞水县境内。在三坡镇百里峡景区出口不远处的刘家河村,笔者看到,一座名为金盾宾馆的建筑西北部已被洪水冲去了一个墙角,下面被掏空了一大块。当地的一位村民说:“此次洪灾发生时,涞水县防汛前线指挥部就设在这个金盾宾馆里。”
“这里南距拒马河河道只有两三百米远,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水情。附近宾馆饭店较多,一旦发生洪灾,景区游客第一时间将向这里聚集。”王义民告诉笔者,7月22日凌晨2时许,洪水来临,金盾宾馆所在区域通往外界的唯一一座桥梁被从百里峡下来的洪水冲断了二十多米,通讯、电力同时中断。
“大家不要害怕,我们一定会把你们平安解救出去。”外面洪水咆哮,屋内屋外漆黑一片,正当许多游客不知所措之际,王义民打着手电筒,带着工作人员走进游客入住的宾馆,向他们做出了郑重承诺。一位北京的游客说:“有当地的县领导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心里就踏实了。”
洪水来临之时,涞水县主管防汛工作的副县长张贺春正在离指挥部一两公里远的村庄检查防汛工作。他所在区域当时也入住着两三千名游客。当时,他和当地镇、村干部一起,走到游客中间,耐心做安抚工作,迅速稳定了大家的情绪。
据统计,洪灾发生后,除了指挥部附近有大约5000名游客滞留外,下庄村和都衙村也滞留了大约5000名游客。
危难面前,涞水县其他各级干部同样毫不逊色。三坡镇党委书记曹纯章在7月22日上午安排好各项工作后,穿隧洞,越山涧,一路查看灾情,徒步近20公里,把各种情况及时汇报给了县防汛前线指挥部领导。当了解到通往指挥部区域的桥梁被冲毁、数千名游客滞留那里的消息后,他马上徒步返回,到达驻地后顾不得喘一口气,便立即带着铲车等机械设备,冒着被洪水袭击的危险清理道路,终于在当天20时许,打通了通往指挥部的道路,安全地把滞留在那一带的游客全部转移出来。笔者见到他时,发现他走路左腿有些显瘸,一问才知,是因为他的小脚趾在这不到两天的时间里,生生被磨烂了所致。
紧急协调铁路临客抢运滞留游客
7月23日凌晨0时15分,北京市民张士谦终于坐着从百里峡开来的火车进了北京西站。
“想起被救援的这一路,我有点想哭。”张士谦说,7月20日晚上,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开车到野三坡旅游,第二天上午10时左右,刚刚冒雨游览了两个景点,突然看到一块大石头从悬崖上落下来,“我们才意识到百里峡已经很危险了。”张士谦说,自己和同伴返回野三坡后,只好跟着所住旅馆的老板往高处转移。
7月22日4时许,天刚有些放亮,“晚上我们只能听到洪水流过的声音,现在终于看清了整个野三坡,只见很多汽车泡在水中,处于低洼地带的小旅馆都已经被淹了。”张士谦回忆,从早上8时开始,他们开始步行赶往百里峡火车站。
百里峡火车站建在三坡镇地势较高的地方,这里只有一间候车室,平时最多能容纳二三百人,如今这里成了野三坡最拥挤的地方。“10时左右,这里已经聚集了三四千人。”张士谦说,晚上6时许,第一辆专列终于驶入望眼欲穿的游客们的视野。
由此,一场万余名游客大撤离悄然开始。
灾情发生后,保定市委书记许宁提前结束在新疆的考察工作,于7月22日下午赶到受灾最重的涞水县,在实地查看灾情后,立即召开会议进行了全面部署。市长李谦也来到涞水灾区一线,调度指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也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尽全力安排转移游客。
由于洪水险情没有完全解除,道路交通没有完全恢复,加之很多游客都是自驾游,只能保证人员先撤,车辆一时还无法撤出。对此,许多游客心生疑惑。
“我们的安全谁来保证?”
“我们的车辆谁来保管?”
面对游客提出的问题,张贺春说:“我是涞水县副县长。我保证,宁可我们有危险,也要保证你们的安全;你们的车辆我们会让村里安排专人保管,有任何问题我来负责。”一番话,使游客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经过有关部门协调,北京铁路局迅速调集开通了6趟专列,专门运送滞留野三坡的游客。
万余名游客,在短短的时间内全靠这6趟列车运送,乘车组织难度可想而知。然而,笔者在7月23日21时许遇到最后一趟专列的一名列车员时,她却说:“乘车的游客比每年春运时还多,但秩序如此井然,真是没想到的事儿。”
在野三坡车站乘车,要迈五六层楼高的台阶,还要跨过一座二三米高的天桥。在乘车时,当地抢险救灾指挥部组织了四五十名警察和党员干部,专门负责维持乘车秩序,并帮助游客提包裹、抱孩子。乘车时,老人、孩子、妇女依次走在前面,年轻男人排在最后,期间没有任何推挤行为。
截至7月23日22时,北京铁路局共加开临客6趟,疏散游客12000余人,至此,因暴雨滞留野三坡景区的游客全部安全撤离。
而在游客滞留景区期间,保定市组织民政、卫生部门,全力做好游客的吃饭、饮水等生活保障和伤病员救治工作。通过协调,当地驻军第一时间出动直升机将通讯器材送抵野三坡外,并于7月23日,飞行5架次投送了6吨食品物资。省委、省政府还协调张家口市,由涿鹿县为滞留野三坡的游客运送生活物品。
三坡镇政府也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让物价等部门挨家挨户通知当地经营户不许哄抬物价,并号召所有餐饮单位要保证供应,对因转移匆忙没带钱物的游客,要发扬爱心,免费提供吃住。“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就有你们一口吃的。”笔者在三坡镇多个宾馆饭店了解到,他们不但保证游客滞留期间能吃饱,食宿还全部免费。
消防官兵绕道驰援协助抢通道路
“由于降雨太大,山洪暴发,我们有16名工人被困在地势较高的沙石堆上,周围已经被洪水淹没。”7月22日清晨,张涿高速公路保定段第五标段物料场的工作人员给当地消防部门打来求救电话说,此时的沙石堆已被洪水分割包围,成为“孤岛”,距离安全地带有50多米远。
情况紧急,由于从保定前往野三坡的道路上出现泥石流、塌方等险情,从涞水县救援被困工人的通道受阻,从张家口方向进入野三坡一度成为救援野三坡的重要通道,于是,省消防总队紧急调度张家口消防支队进行跨区域救援。
7月22日上午9时整,一支由张家口市消防支队、特勤支队、第五中队水域救援队和怀来县消防中队组成的救援队伍疾驰在前往野三坡百里峡的路上。
据张家口市消防支队参谋长韩长峰介绍,一路上,很多地方已经塌方,有些地方路面沙基已经空了,而救援队的消防车体太沉,队员们只能试探着前进,走走停停。“就这样,从张家口到野三坡原本两小时的车程,我们走了4个多小时。”韩长峰说,当天下午1时许,他们才赶到救援地点。此时,物料场工作人员正在组织工人进行自救,赶到现场后,救援队员及时帮助物料场工作人员进行救援。
韩长峰说,在完成这起救援后,官兵们马上兵分三路,继续沿着通向百里峡、北京等方向的道路步行搜索救援。
此时,保定消防支队正绕道张家口赶往野三坡。由于洪水冲毁多座桥梁,道路坍塌,涞水县消防队在成功处置城区7起救援后,被阻于前往野三坡救援的途中。保定市消防支队支队长王志欣带领第一批增援力量共21名官兵与涞水县消防队会合后,迅速赶赴野三坡救援现场。
7月22日20时40分,保定消防支队救援力量进入野三坡百里峡救援现场,协助当地政府修通被冲毁路基、疏散滞留百里峡游客。到目前为止,保定消防支队参加因暴雨引发的各种灾害的抢险救援39起,共出动警力268人次,解救被困群众和游客2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