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地小景
此番十渡之行,下榻一渡某银行招待所,虽然最终没能如愿以偿地过个酣唱瘾,但对于食、宿及环境都比较满意。特别是每每餐桌上一律绿色食品,且很多都是自产自足。
在院中散步,发现身边比比皆是“进口”农副产品。玉米、豆角、倭瓜茂盛地错落在院内至高处的一片阳坡地上,香椿、柿子、核桃、山楂等果树郁郁葱葱星罗棋布在院中各地。老板是位开朗热情的老知青,大家围坐桌前谈笑风,开怀畅饮,好一个开心了得。
二、葵林即景
由于景区特色所至,此番十渡之游基本上采取走马观花方式,驱车沿拒马河行驶,但逢不错景致便停下来细览。行至四渡附近,发现好大一片葵林,近前方知是转基因品种,花盘小巧,没有籽粒,且色彩多样,不仅有传统的金黄、橙黄色,还有玫瑰红色点缀其间。放眼望去,那一盘盘欢愉的笑脸,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仿佛从神话骄阳中走出,用满目真实的阳光和灵魂鲜明的色泽,化作灿灿的火焰,将光辉燃烧在花之瓣上。她们无论是高昂着头颅还是低垂着帘幕,无可改变的是永远向日而倾,就像神话中的夸父一样,穷尽一生地追求着光明。
如此愉悦身心的美景,怎不令人流连忘返,大家纷纷跳下车来,与葵花们亲密接触一番。。。小卡片一通紧忙活,采撷下一派无比的美好和旖旎。
三、渡上风光
以中国北方唯一一处大规模喀斯特岩溶地貌著称的十渡地区,早已不见了昔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情景,如今的所谓“十渡”风景区,除传统意义上的十个渡口外,又朝着河北野三坡方向延伸出十一至十八等八个渡口,且渡渡都被冠以舶来美称,生拉硬拽了诸多古往今来的名人、名胜垫底,人为打造出不同的主题景致,诸如三度的穆柯寨、五渡的花果山、四渡的九龙潭、九渡的一线天、十四渡的东湖港等等。
驱车沿拒马河一路驶过,渡口风光尽收眼底,遇到顺眼心怡之处便停下来游览一番,印象里有三渡的洗车跑马,六渡的黄昏夕照,十四渡的水上游筏等,一派水色山光一一收入卡片匣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