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BACK!
休息了三个月,真没想到自己还能继续行走在山野。只是没想到这复出之旅走得好艰辛。
9月8日参加了瓦沟-西梯-老鹰背-无名垭口-南沿头-天井-王老铺-北港沟-六渡的活动。贴子里标明“20公里,1.5级别。此活动不设收队;参加过1.5强度以上的才可以报名,领队有选择队员的权利,不解释原因。晕高的,走路脚下拌蒜的,事多的,不听指挥的,暴走瞎带路的请不要报名”。我承认在报名那一刻很心虚:三个月没参加过活动不说,而且不设收队,万一脚下拌蒜的走成最后一个可怎么办呀?事实证明,虽然一路上不停的拌蒜,但万幸没走成最后一个。
6:00出家门,6:20坐上917快,8:30左右张坊下车,自己遛达着去张坊古城视察了一圈,不知为什么,脑子里总想着去年来这里的情景,不停的与眼前做着对比:去年吃早点的铺子还在,可是买相机卡的小店已经改卖水果了;华冠超市里依旧是热闹的人来人往;去年摆拍秋叶的台阶上坐满了驴友;今年的小45路停运了。
大伙打车到瓦沟,人均5元车费。要不是看到被冲毁的河护栏、红笔标着“水位线最高点”,真不敢相信这里曾经历过7.21水灾。进村沿小路绕到山下,一路上升,虽然是匀着气儿,可还是落在了后面,幸好前队错走原路返回,才让我稍稍跟上了队伍。“西梯”的地势让我想起来南梯,北梯,虽不如两者险峭但也自己的特点,在领队的指点下才大概看明白“老鹰背”,接下来就是在山腰中行走,今年雨水频频,小路基本都被野草侵占,加上植物茂密稍不仔细就会走错;山石有水渗出,踩不好脚下就会打滑;有时小路很窄,仅容一脚走过。用脚下拌蒜形容自己真是一点也不过分,好长时间不爬山,看到陡峻的地方,心里打鼓,脚下发虚,迈不开步子,磕磕拌拌,踩空过两回。走得慢,上气不接下气的跟不上队伍,要不是前后队友用喊的方式确认方位,还真辩认不了岔口。幸好有领队的冻柿子,620大哥带的冰葡萄能让人休息之余能再次鼓起勇气继续前进。无休止的前行、前行再前行,终于来到南沿头开始午餐,尝了620大哥的煮花生,苹果、黑妹做的凉拌黄瓜,真是好吃,难道真的是吃别人的东西香?不敢多尝,生怕后面走不动道,谁知果真开始犯困没劲迈步,后面一段路程很明显的跟不上大家,或是明明跟着大家走,不知怎么就脑子犯晕走错道,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脑供血不足?无尽的上升下降使水的消耗极大,省来省去只剩下半瓶水了,可想而知我再遇到水源时兴奋得不管干净不干净,不顾会不会闹肚子,先灌上半瓶喝个痛快再说的样子。水看起来很清,喝起来也没怪味。
幸好一路上有山枣、花椒、野葡萄提神,渐渐清醒。大约15:30的时候见到羊倌,被告之还要上升直到垭口见到高压线塔,大约还有两个小时的山路。而事实上我们又走了大约4个小时才下山。无穷的上升、上升再上升,每每看到些希望又被无情的现实打碎,说不累那是假的,一边嘴里念叨着我要崩溃了,一边机械的往前赶路,幸好一路和620大哥边走边聊把枯燥无味的山路走出了点少有的兴奋。
六点了,天快黑了,而我们刚开始下山。七点了,我们还在下撤。
这一夜,我遇到了萤火虫。是的,传说中的萤火虫儿。
晚上七点五十,我们下到了六渡。晚上八点半,全部队员都聚齐,经过简单协商决定在六渡住一晚上。晚饭是老乡煮的面条儿、小米粥。第二天七点乘头班836回京。
I'M BACK.虽然走得筋疲力尽,但不曾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