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无路可逃。
几年前,一位朋友曾经反复的跟我讲一个梦想。他说,他想找一个荒山野岭,在那里盖一间小屋,然后自己在那里生活,没有现在这么多事儿,也没人打扰。开出一块荒地,种粮食、种菜……
那时候,他的工作很忙,时常要加班。而上司对他抱有成见,他的辛苦得不到回报,他很不开心。在家里,老母亲身体不好,每年都要住院几次,他得去照顾。儿子不好好念书,时常去泡网吧,他得去追。
那段时间,我感觉他有些焦头烂额。在那样的环境中,他很累很无奈,想逃避。所以才有了去荒山野岭梦想。
尘世的烦恼是我们必需面对的,我们必需挣扎于无聊、无奈、残酷、卑鄙的生活之中。如果真的到了他说的那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恐怕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我们厌恶现在的生存环境,可是我们却离不开它,其实我们无路可逃!
前些日子,我去十渡的孤山寨旅游。站在瀑布前,我忽然生出了一个想法:我要告诉我的朋友,让他也过来看看,这个地方大约就是他梦想中的荒山野岭。虽说不能在这里生活,看看也聊胜于无。
在去孤山寨之前,我在网上先查了一下这个景点的介绍。在一个叫十渡旅游野三坡旅游网的网站上看到了这样的文字:孤山寨是十渡风景名胜区内最著名的一条大峡谷,深约10公里。步入峡谷,两侧山峰林立,怪石嶙峋,越向里走,山势越险峻,峡谷越窄,最窄处仅为5米;越向里走,植被越丰茂,景致越幽美。孤山寨内步步皆景,四季如画。初春,山花烂漫,香飘万里;夏季,绿意欲滴,泉眼喷流,这里的最高气温不超过25摄氏度;秋风送爽,枫栌如火,柿闹枝头;冬季,瑞雪素裹,青松点翠。
文字很美,孤山寨的景色似乎也很美。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夸大其词习惯了言过其实,对于这种类似于广告的东西没有几个人当真的。
下了旅行社的大巴来到拒马河边,眼前的景色乏善可陈。铁索桥据说是孤山寨四绝之一,既无新意又无趣味。桥下是飘着垃圾的深绿的河水,泛着腐败的气味。河中有几条摩托船如猛兽一般吼叫着来来回回。十几片竹筏扎在一堆,乱成一团。河对岸是寨门,远观尚可,过索桥来到寨门之下,发现这寨门已露破败之象。
进寨门前行,不远处有山民赶着马车招揽生意。他们蓬头垢面,穿着或蓝或绿的衣服,样式大约是三十年前流行的军装或者制服。马车是由钢管和铁板焊接而成,下面是胶皮的车轮。
当时我和同行的朋友说,这肯定是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游乐项目。如果是用做代步,它没有电瓶车便利;如果是体味山野风情,用铁车与这环境不协调。又想,车换成木轮车,车夫再穿上仿古的衣衫。那时坐在车上,穿行在山野间,亲身体验古人出行的境况。一定是一段很美的行程。
行至峡谷深处,忽见一瀑布由山顶飞奔而下,穿过山腰的树丛,化成大珠小珠落入玉盘。在瀑布边站定,环顾四周,这时才觉得不虚此行。
网站上所说的千古河床、小孤山、、一线天、石中石,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不过是吸引游人的手段罢了,真正的引人之处是这里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山、水、树、草。
我们生活在城市之中,我们不幸的生活在某个人的意志中。那个人的意志决定着我们所见到的景物。
我家后面的一条街正在翻修,路面加宽,路两边的建筑重新装修。楼顶用瓦楞铁做成欧式的尖顶,外墙重新喷涂成规定的颜色。底层商铺的招牌都被拆掉,做成统一的样式。这些都是由市政府花钱来做。其实每幢楼设计师都给了它独有的个性,加个欧式屋顶改变外墙颜色,反而让它变得不伦不类。每个商铺的招牌都是商户精心设计的结果,变成统一样式,就抹杀了商铺的个性。
糟蹋纳税人的钱,干费力不讨好的事,以后还要变成政绩。成为升官的资本。
不幸的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混蛋市长的意志中,我所见到的景物就是市长变态的构想。
这里的树与草不象城市的树与草那样单调与乏味。在城市里树与草是整齐划一的,品种一样、高矮一样、颜色一样、形状一样。它们在表达着某些人的意志。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而这里的树与草是自由的,它们表达的是上天的意志。
杨树、柳树、柿子树、枫树、松树、榆树、桑树相杂而生,或高或矮、或直或曲、或大或小任意生长。山腰、崖壁、石缝、溪畔、泉边各显神通。
我们来自于自然,对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置身于荒山之中,所有的痛苦、哀怨、烦恼、愤怒都化在这风中,沉在这水里。就象古人说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一刻我想告诉我的朋友,让他也走进这峡谷深处,走进他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