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去了十渡,在盛夏时节。不是像上次那样闲云野鹤般的闲逛,这次是去了那边的山里,徒步穿越。十渡的山和南方的很像,百里屏障,十里画廊。像屏风,似画卷,引来无数人。在不经意间发现这里并没有什么传说,真的没有,于是发现自然的美丽,这里只是靠景色就可以笼络人了。
像一只蝉蜕一样,十渡本是孤单的藏在一角,悄无声息。多少年前这里也被称为是穷山恶水的,山区的人们过着简单而贫瘠的生活。但也就是在这一瞬间,十渡又变得突兀起来。周围的山水还显得平淡无奇的时候,这里被来人惊为天堂,北方小桂林的美誉不胫而走。
这里的山水就仿佛是个娇娘的颦笑,动人是时刻也是感人的刹那。我对这里的向往变得无法控制,哪怕只是静静的在野外停留一晚,也就把那一周的烦恼抛去脑后。和很多朋友说 这里是练习瑜伽的好地方,山水明朗,空气清新,喜欢的话,你也不妨来试试。
这就是我们要爬的山了,羊肠小路隐没在草木之间,远看是平淡无奇的,但入了山间你才知道其中的奇妙。我于如山前起了轻视之心,所以之后艰苦了许多,错过了很多美丽的景色,略有遗憾。
行进10分钟后停步在一位老乡家的院门口,这里停放着古老的拖拉机,门楼有些破旧,木柴依着土墙而立。山区的人们还是质朴的,就像这院落般的简单而平静,看着这里突然升起一丝感动,沉思了许久,我要追寻的到底是什么,然而最终也没有答案。
开始向山坡上爬行,在第一道山梁上的村子里,还看到保留完好的碾盘。村民说他们依旧用这个来碾玉米,谷子,这个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 此时是7:30分了。
上山的路是曲折蜿蜒,树木葱郁的,很少有这种视野辽阔的地方,所以只能抓紧时间,赶快拍照。
走在山梁上的小路,上面是山,下面是崖,我们阔步向前行进,默默的移动自己的脚步。
站立于山顶,我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无法辨别来了在哪里,只是一味的感叹山外有山的奇妙。此时已经是10点了,我已经入山两个半小时了。山坳中的小土屋,现在是养羊人的住所,没有水,没有电。安静的一塌糊涂。我已经看不到我后面的路了,漫山遍野的山,草,树。伫立在山间,不想走回头路,也许前面的景色会更好,我前行。
路边的悬崖岌岌可危,我与它擦肩而过。忍不住留下它的倩影,在整齐的山脉间显得突兀。也许特别有时是好事,至少可以让别人很快的注意你,或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山的路就是这样了,我站在上面茫然的看着下面。彷佛没有路,但又好像有。整个山势如垂直降落一般,稍微的斜坡就是我能下去的证据。偶尔看到平坦的一段我就会很兴奋。想起了鲁迅先生那句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用在这里真是恰到好处。
看见身边有很像佛龛的峭壁,觉得这里果然是人杰地灵。 这时大概已经下到一半的路程,前面的路看起来好走许多,看看时间,呵呵已经11:00了。继续向前,果然路途平坦了许多,回头往往上面,还是可以看到远处的峰顶。惊叹了下自己的无敌。
被风化后的石头,像石林中的,站立在一边,依靠着山。这边的山总是能出其不意的为自己加分。很多自然而成的东西,会突然跳入你的视野里。惊喜连绵不绝。
看着不远处的小峡谷,向导说即将到达山下。这山谷广袤而寂寥,已经是午间了,烈日炎炎。站立在山谷中任山风从指尖穿过,偶尔有鸟叫,偶尔有汽车鸣笛的回音。久久不忍离去,回味刚才的险峻和癫狂。
摆渡过河,回到了荣驿假日的营地,等待美味的农家午餐。时间已经是12:40距离出发6小时左右了。充实的上午就这样度过,一会儿在吊床上睡个午觉,醒来回城,生活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