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十渡旅游网www.shidu.com.cn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为您提供全面的十渡旅游攻略十渡农家院十渡一日游十渡二日游

韬哥哥:巧遇十渡

编辑整理:十渡旅游网旅游热线:010-61346396更新时间:2013/2/7热度:

(一)

即将离开朝夕相处两天的十渡,我们团队的领导开玩笑说,这次是来这儿体验生活的。我立即反驳道:“哪儿是体验生活啊,应该是享受生活才对。”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体验生活时的生活环境一般都接近于恶劣。在十渡的两天,我们的饭桌上有可以算得上珍馐佳肴的野菜,有烧烤羊肉,有大杯大杯的啤酒。而在我们娱乐的过程中,竟然也融入了烤全羊、篝火晚会、竹筏、沙排、铁索桥这些稀有的元素。是啊,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体验生活的。

这次有机会来十渡,我是沾了材料学院团学委的光,他们责任心极强的领导把我们的所有行程都细心打点好了。但是之前我们几乎没有考虑十渡之行,后来不知是谁的口中迸出了十渡这个响亮的名字,有些突兀和偶然。因此这次与十渡两天的邂逅,只能算作巧遇。不过,没有人规定偶然的约会就不能胜过最精致的安排。这不,我的意料中很平淡的假期中顺理成章地多出了明媚的两天。

(二)

我极不愿意将旅行之后的这些感想当作一篇单纯的游记来完成,因为十渡的风光实在是太美了,美得已经超出了我所掌握的一切优美的词汇。只好作罢了吧。

其实我早就开始关注十渡,只是那个时候,我只知道十渡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区,但是“美”的内容,却始终无法想象,因为关于“美”的实质实在是太多太复杂了。但是,很明显,从十渡这个名字中的“渡”字可以揣摩出来,这是一个有水有船的地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次的巧遇十渡就应该是一次只赚不赔的买卖了。

果然。

我们的汽车朝着河北的方向奔去。进入房山区,山高了起来,水朗润了起来,车辆多了起来,地上的道路却狭窄了起来,我们的车也开始慢了下来。汽车在拥塞的车流中踱着步子,速度竟然赶不上车下的行人。但是道两旁的风景开始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缓慢的行进恰好为我们欣赏风光创造了意外的条件,只能说这是一次精巧的安排。我明白,这是十渡风光的响亮的前奏——我们的旅行正式拉开帷幕了。

碧蓝的天空,银白的山脊,葱绿的山麓,明澈的河水,能感受到无法形容的空旷,能说出又无法抵达的辽远。十渡把这些也许并不奇特的、却在现代文明中无缘享受的质朴景观一点点铺陈出来,一点点进入人心。大自然惊世骇俗的手笔,在这里似乎只用了单调的一个“大”字,便勾勒出一种令人无法冷落的美。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惊愕的的张望,只有无声的感叹。

我试图了解十渡这个略显古怪的名称的来龙去脉。我找到了这样的描述:远古的拒马河水很大,河上不能架桥,每拐一个大弯进一个村庄就有一个渡口,在一渡至十渡二十千米内共有十个弯,也就有十个渡口,十渡也就由此而得名。

这样的描述后来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进入一渡之后,道路并未加宽,但是原本拥堵的车流逐渐在稀释,等我们的车快到十渡的时候,车虽然也是不少,但是道路前方几乎是一马平川了。原来,那些在路途中缓慢行驶的许多车辆,有的进入一渡景区,有的奔向二渡景区,有的在三渡景区停留了……车流行驶着,逐渐溶入了十渡苍茫的风光中。

但是,相比起一渡二渡九渡这些景区,十渡景区是最有名的,并且我们这一行大多数只知道有一个十渡。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要论风景趣味,一渡二渡也并不逊色,但是为何单单十渡独享美名,而且吸引了最大数量的游人呢。我不得而知,但书中有此一说:十渡在佛教中意味着“普度众生,功德圆满”,不知道这是不是大家一致迷恋十渡的原因。

(三)

进入一渡以后,我们就一直穿行行河流间。我们在途中见过的那条河水,应该就是拒马河水了。我们这两天的游玩生活,就是以拒马河为中轴展开的。

拒马河水不算深,但清澈见底。河上不见小船,但有无数供人戏水的竹筏。轻轻踮上竹筏,竹篙轻轻一点,竹筏便如轻盈的鱼儿一般划入一汪碧水之中。在竹筏上,河水不会漫上来,可以安心于在水上漂浮的感觉。双手紧握竹篙,熟稔地控制着筏子,两眼可以看别人的竹筏,也可以看水底的游鱼,也可以仰望河畔的高山绝壁。俯视也可,仰视也罢,在荡着竹筏的幽趣中,把人生的两大境界都重新品读了一番:昨天为爷今日为孙竹,此刻为狗他时成龙。这样两种人生境界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互不干扰,就像竹筏和河水一样,虽然高度贴切,却谁也不能完全主宰另一方。

筏一般可容纳两个人,这样的两个人,如果是恋人则更有意境。可惜我们这样一个三十人的团队,成对的恋人不多。

当然,这样的意境不太可以独美。河上的筏子逐渐多了起来,河道上开始热闹起来了。几十只筏子在河上穿行者,寂静不能趁虚而入,但是戏水绝对是一个好的娱乐方式。那一刻,上百人的竹篙扬了起来,然后哐当一声砸向水面,拒马河上溅起了千万点欢乐的水花。我想,古时战场上的揭竿而起,绝对比不上这样的豪迈。水花溅湿了每个人的衣服,但是没有人不实在尽情享受,有人索性一下子跃入了清凉的拒马河水中。

夜间的篝火晚会和烤全羊,则是在拒马河滩上享受到的。一堆堆的篝火把整个河滩照耀得透亮,光亮波及到河水中,河水反射出一圈圈的光亮。更加神奇的是,光亮微微地衍射到河对岸的绝壁上,银白色的光秃秃的石壁像一堵高墙,又像一幅巨大的垂下的银幕。整个山的轮廓也在光亮的映衬下若隐若现,好不壮观。

整个河滩上的篝火实在太多了,每一堆篝火都被一群欢快的人围着,每一群人都爆发出欢快的声音,每一声欢快的声音都激荡着其他欢快的人群。河滩上突然升起了炫目的礼花和震耳欲聋的爆鸣声,配合着无数欢快的游人。

这个时候,负责的同学端来了刚刚烹制好的烤全羊,羊身上还泛着金色的油的光亮,勾引着大家的食欲。每个人扒下一块羊肉,陶醉了起来。

(四)

拒马河这个轴心看来还要继续扮演下去了。

组织者第二天给我们安排的出行地叫做东湖港——傍拒马河水而开发的一个旅游景点。从我们的宿地出发,车时而沿拒马河畔而行,时而在拒马河上画着“之”字形。近半个小时的车程,却依然没有逃脱拒马河水的包围。

进入东湖港之前,必须穿过架设在拒马河上一座六七十米长的铁索桥。以前外出观光,走过的铁索桥也不少,但是这座铁索桥绝对算得上最温柔的一座了。似乎是必然的,温柔的拒马河水可能难以忍受粗犷的游行方式。铁索桥温柔得可以让我们在桥上尽兴地拍照并且摆出各种造型,而双手还可以不必随时扶着桥栏杆。玩到兴奋点时,我在桥的最中间跑了起来,身子摇摇晃晃,双手在空中舞出各式各样的线条。

如果按照字面理解把东湖港看做一个港口什么的,就大错特错了。东湖港的主要游览地点是一座山,不知其名。山上,清澈的溪水顺着羊肠小道汩汩而下。溪水清的可以吸收,甚至可以捧上一捧放入嘴里。

这里还是山,但又是另外一种姿态的山。山中树木覆盖,很少有光秃秃的绝壁悬崖。在这儿,无非是登山。走小道,登云梯,过栈道。在这儿,三叠瀑布,华北第一梯,鸳鸯潭,皆留下了我们的身影。

(五)

我们这次旅行,把拒马河畔的一个农家小院当作根据地。吃的是简单的野菜农家饭,这对于我们这些平日过惯了舒适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很新鲜的尝试。小院的主人刘阿姨用乡间小菜给我们调制出了朴素的美味。

八人同住的大床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清早起来,大家聚在一块儿,谈论昨夜八人同眠时的趣闻。撩人的呼噜声,滑稽的呓语,诡异的睡姿,皆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一个同学还一本正经地比划着昨夜他睡觉时的各种姿态。

想必大家晚上应该睡得很深沉,毕竟一天的大运动量的旅途够折腾人的。有一种疲劳叫做心里疲劳。明明身体还能够承受远足的旅行,但是心理上却开始强烈排斥。这种疲劳在返程的火车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大家回味着,游戏着,在高亢的气氛中,逐渐有人开始趴在桌上进入梦乡了。在疲劳的驱使下,身体变得很慵懒。

无论如何,反正这次旅行就要结束了。留下的,只有回忆。

浪漫的旅程固然值得回忆,但是如果旅程脱离了十渡这种自然的元素,回忆无疑显得枯燥。而那伟岸的绝壁高山,葱茏的树木,以及情怀可鉴拒马河水,将会为这些回忆染上夺目的光彩。值得回忆的旅程,也是一个值得书写的大题目。有不少人,想竭尽全力,把它书写成一篇宏伟的巨著。而我只想把有关十渡的旅程,记录成一篇不算太长的文字。犹如十渡一样,看似很辽阔,但是相比于旅行这么一个大的题目,却是很渺小的。十渡是我们旅程中一个小站,但是凡是旅行,皆可以成为文章那个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