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十渡旅游网www.shidu.com.cn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为您提供全面的十渡旅游攻略十渡农家院十渡一日游十渡二日游

闫庆梅:再读天涯诗歌《拒马河》

编辑整理:十渡旅游网旅游热线:010-61346396更新时间:2013/3/24热度:

震撼的美丽 广大的存在

——再读天涯诗歌《拒马河

时光如飞沙流走,岁月消逝毫不留情。好在还有文字陪伴,还有刻骨铭心的美一直存在着,虽然她们只是孤独地在暗处闪光,却也足够明亮温暖。

10多年来,《拒马河》一直静静地流淌在我心的田园,占据着我的一片情感空地。作为一个极其主观和自我的诗歌阅读者,在选择阅读对象时我只在乎文本的质感,而是否能够打动心灵却是唯一的标准。以前我总觉得这是还很肤浅的层面,但现在不那么认为了,也许这才是对的。如果说一个人写什么是与生俱来的,那么读什么也是与生俱来的。我承认自己是个非常感性的人,喜欢在抒情的基调中充满神秘和幻想张力的诗篇,我想这也是我喜欢《拒马河》的一个原因吧。在这个静谧的夜晚,请让我把这一片窄小的,已经泛黄的报纸剪贴再次拿出来,平平展展地铺在碧绿的玻璃板上,和第一次阅读一样,她给我的震荡依然那么强烈……

拒马河

巨大的孤独来自拒绝!
拒马河啊,我的拒马河,
周围是深秋的白桦林,
拒马河静静地流过北方。
 
漫游群峰。流浪的形象!
我甚至看见了你的波纹,
前进中的黄金和白银,
在夕光中闪烁出光芒。
 
是它们诱人的影子到来,
是它们把世上的好处说尽。
同时说出的还有诗人,
所有流浪兄弟们的姓名。
 
他们比我走得更远!他们
看见了草原,唱歌的牧羊人。
在那里,水、春夜和女人,
留在梦里,留给了青春。
 
还能留下什么?心中的
那集合了所有宽容的品质;
就像清冷的月光的舞蹈,
就像大地上最美的拒马河!
 
拒马河,静静的拒马河,
当你终于从我的视野中,
悄然消逝,我苍凉的一生
是否又加入了忧伤的成分?

(此诗发表于1994年第12期《诗刊》‘青春诗会’专号)

年轻时候喜欢背诗,在幼儿园一个背阴的小屋子里,经常开一个人的诗歌朗诵会。海子、歌德、布罗茨基,也有自己的习作,而这首《拒马河》成了我的“保留节目”。那时朋友聚会经常要朗诵诗歌,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众人屏息倾听《拒马河》的情景。我知道并不是我的噪音吸引了大家,重要的是诗歌本身强烈的美震慑了大家。谁也无法回避诗歌瞬间发出的声音,无法回避诗歌在必要时对事物所作出的评价,就如同人们不能逃避死亡一样。是怎样的人生阅历和心灵感悟营造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而这个声音一发出来就成为绝响。

当人不再是一个人的存在时,他的精神总可以超越无限,去开掘秘密的深渊。此刻,群山、水波早已脱离了本来的意义,在表像逐渐淡化的同时流浪者的形象凸显出来,这时,诗人的语言和声音达到了和谐的极致。我知道诗人并不希望我们以完全本真的笔触解构文字背后的隐喻,黄金和白银在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种分量,而最初这些诗句所要传达或承载的,也许只是积淀在诗人心灵深处无法言说的一份情绪,任何作家都不能阻挡自己的思想之光在读者心中扩散的速度,也无法控制词语指向的准确与否,作品最后的完成必须交给读者,这也许就是艺术真正的动人之处。而《拒马河》在这里体现的并不是技巧问题,是灵感。它来自诗人无法言说的心灵状态——充足的创作气流,深刻的生命感悟和强烈的情感碰撞,读者的心被瞬间照亮。我常常陶醉于诗歌营造的抒情气氛里,很多时候我的感受是很自私而偏隘的。因为高度决定视野,对写下的这些文字我只能保证它们在我的心中的纯洁和自尊。因此我会真诚的说,每一次读《拒马河》,我都会被她优美的旋律和激荡的情思打动,因而让我心灵放逐,迎向这条美得无与伦比的河流,看远方落霞翻滚,想象那迷人的芬芳蒸腾于苍茫大地,而不可捉摸的未来啊,总是充满渺茫而又饱满的期待!

诗歌的内容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流动的,《拒马河》属于后者。因此,它所描写的形象不是一棵固定的树,而是来自对事物无限可能的想象和命名。流浪者作为诗人心中的英雄,他们是孤独的,不是寂寞的;他们是骄傲的,不是卑微的。诗人把真诚的理解和激赏给予了他们,把深深的忧伤和无奈留给了自己。这个时候邈远的神游终于返回了思维的出发点,面对广大而美丽的拒马河,诗人内心波涛汹涌,“还能留下什么心中的/那集合了所有宽容的品质/就像清冷的月光的舞蹈/就像大地上最美的拒马河!”。“一位诗人的文字乃是关于一旦没有这些文字也就不存在的事物(史蒂文斯)。”这个时候文字是安静的,它们守着这个气场的每一个出口,隐秘的历史和敞开的未来构成了一个黑暗而明亮的世界,我们的脚步在这个广大的空间里跌宕起伏,我们的心魂在这里起飞和休憩。穿越这条诗的河流,我感到了强大的覆盖,好像天幕骤然聚拢,黑暗瞬间降临,带着没有预约的危险与惊喜。优秀的诗歌,是活的存在,它进入了我的生命核心。“拒马河,静静的拒马河/当你终于从我的视野中/悄然消逝,我苍凉的一生/是否又加入了忧伤的成分?”这最后的抒情被泪水浸泡。不一定每一滴泪水都要经过眼睛,来自心底的暗流一样满含深情。看不见的忧伤,不能触摸的伤痛,私密的心灵体验以及沧桑凝聚的心情,贯穿始终的流浪情节和不能不回避的时光马车,诗人的悲伤与大自然的交流越发密切和谐。至此,美的震撼达到了颠峰。

无疑,《拒马河》是当代中国诗歌不可多得的佳作。这并不仅仅来自它语言的音乐性和画面感,也不在于高贵的抒情的风格,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个体生命在无垠时光中的沉陷与存在的本质,体现了现代诗歌撇开自我,追求事物本身的价值取向。

也许,世界上果真没有彻底的幸福,但一定有安宁和自由吧。在《拒马河》边行走感觉确是如此!

附:2010年写的《拒马河》
 
再致拒马河
 
这样的躲闪,让漫长的孤独回到一滴水中
一九九二年的晚秋,河北平原蜿蜒的火车
与你逆向行驶,在渐冷的风中我路过这里
河流之下,是你赚足了的沉沙,在白银下面
 
花朵更隐秘的开,风追逐着另一个自己
玉米林的背后隐约可见的村庄,青砖绿瓦
还是这样的秋天,列车经过拒马河,经过
两岸飘摇的庄稼,更远处开放的工业园区
 
二十年来,我像一张越来越苍白的纸
除了早年的鸟鸣,出工时空中的喇叭声
我拥有一片落叶的功名,虫蚀的版图
我还赞美的不够好,常常忘记你的生平
 
我敏感于瞬间的冷漠,我知道的不多不少
刚好看不见事物的真相,你看那一片葵花林
在晚秋的风中因过多的谨慎不敢上路了
像我一样,患上了今生也难以治愈的怀乡病
 
这样的躲闪,遇见河北大平原遍地的乡音
原来我想在拒马河边说出些什么,比如平和
比如我们彻夜关注的人间痛苦。而现在
火车一路向北,它要知道的是远方灯火的消息